骨幹之聲 | 邵泳銘🧙🏼♂️:讀《和教師的談話——在美的世界裏》有感
發布時間👨🏿🔬:2020-11-20 15:47:02 字體:小大
編者按:2020年11月18日,三牛音樂教室裏傳來悠揚動聽的歌聲🧑🏿🔬,“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我校第十九期骨幹教師講座在教研室馮浪副主任的主持下,在邵泳銘老師講🏌🏿♂️、彈、唱中展開🧖♂️。邵老師通過美的發現,美的體驗,美的鑒賞引領大家,有贊科夫的《和教師的談話》關於美的理論⚰️,有《舌尖上的美食》美的視覺,有邵老師個人的美的專業素養⛑️。
楊顏菲、楊山青、王平康、梁海珠、廖湖賢、林紹飛📯、何錦麗等老師從不同的角度談論自己教育教學中的美育體會,大家表示,要為更好地培養真善美的學生而努力👸。活動在夜幕降臨中拉下帷幕,大家意猶未盡🏝🙅🏻♂️。
美🧑🏽🦰,浸潤了心靈
美,營造了氣氛
美,提高了修養
旅校一角
和諧風景
美了你我
醉了月色
讓我們一起走進
邵泳銘老師《讓耳邊飄過美好的風景》
讀了蘇聯教育家贊科夫的《和教師的談話》受益良多,輕松的談話氛圍中學習到不少教師的工作方式與思維方法。尤其是身為這個職業的一員👦🏻🎡,一定要熱愛自己的生活,熱愛自己的專業和事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書中作者貫穿了一個教學與發展的思路:
一、觀察力
二、思維能力
三🧑🏽🎨、實際操作能力
我認為這三者相輔相成🩴,不但對教師自身🕵🏻♀️,對學生也是同樣受用👐🏽。
《在美的世界裏》這一章節中,對於學生如何學會審美也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話題🙆🏼♂️。如何提升審美能力是一個很大的題目,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是一個十分高尚的情操。
如何提高🙂🦬,尤其是在音樂中,一直是我在思考的問題。
而且“審美”也一直在鞭策著我們🙍♂️,不斷努力探索,提高自身修養🎯,教育好學生🧑🏻✈️,營造更良好的學習氛圍。
那究竟從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去做呢🐴👝?我想從兩個方面去談談。
01
建立真實😵💫、真摯的審美系統
康德曾說過:要評判美👦🏼,就要有一個有修養的心靈。審美凝聚著人對文化和精神生活的敏感和向往😈。每一個人都有有一生的時間可以學習✒️,一個對美有追求願望🦥、有學習精神和實踐勇氣的人往往就是高素質之人,這三者就是他的標識和印章。沒有審美的人生是殘缺的人生,是缺乏創造力的人生◾️,而美學是一切創造力的根源👩🏽🎨。
1.發現原生的美,培養對美的知覺和感受。
書中提到一句“它就在這兒💂🏿♂️,在我們身旁,在我們的周圍🏆。但人們也可能會對它視而不見,也可能吸收它,感受它🈁,那樣一來,美就會成為精神豐富性的取之不竭的源泉之一。”
美在我們生活當中無處不在,想要感受到生活中處處的美好首先必須有一顆健康的心。陽光積極的心態會將人的感官放大,從而去感受到那些美好的細節。學會放慢腳步去品味生活的一切⚀⚓️,空氣📃、陽光、花朵♒️、白雲🤦🏿♂️、飛鳥等等。學會觀察它們,思考它們一切都自然關聯性。
2.從感受提升至審美體驗,情緒的表達。
“情感”是怎樣生成的呢🐇?從我們的日常經驗來看,它起於現實生活中的感受,是人對外來刺激的一種原初的心理反應👄。正如錢先生所主張的🍛,藝術活動作為“有情思維”🦹🏼,其本底仍在於“情”,無“情”就生不成“藝術魅力”😯👩🏿🎤,也談不上美感效應。我國傳統講文藝的起因,多離不開一個“情”字。將“情”的作用過程由感動經宣發而創建美的藝術形態的基本軌跡勾畫出來了🧛🏻♀️,對我們理解審美的成因很有幫助🥈。
3.將審美習慣形成獨有的個人情操,與美交往🎦。
展開豐富想象,激發學生對美的向往和體會,甚至能夠創造美👩🚀。通過對生活和學習的體驗和感受💁🏽♂️,具備一定不過的審美能力和情趣😇,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見解和觀點。對於教師來說😙,也不應該否定或者糾正,扼殺學生想象、感受和創新意識。應該鼓勵他們用心中的美去改造和創造身邊的美好👨🏼🦱。
音樂是人類共同的語言,是人類精神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對學生進行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中美育的基本要求。古往今來,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誕生了許許多多經典的音樂,這些音樂中,大都蘊涵著豐富的文化和歷史內涵,它既承載著文化的傳承任務,又是人們日常抒發情感的重要途徑。音樂能陶冶學生心靈,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和認知水平都具有巨大的指引作用。
02
提高音樂審美的途徑
人們在對音樂欣賞的過程就是情感體驗的過程🔁🏄🏼♂️,它既是欣賞者對音樂的感情內涵進行初步體驗的過程👗,同時也是欣賞者自己的情感與音樂作品中所表現出的情感相互交融☺️、產生共鳴的過程。這種情感的體驗無論是對於普通的音樂聽眾,還是對於音樂的專門家來說👱🏻,都是在進行音樂欣賞時不可缺少的一種心理要素🤸🏻♂️。
音樂欣賞水平的提高,離不開對大量優秀音樂作品的欣賞實踐,離不開對音樂基本知識的熟悉和掌握9️⃣。離不開一定的歷史👨💻、文化知識🤱🏻,離不開相應的生活經驗和生活閱歷,離不開對美育和藝術教育方面的培養和提高。
在音樂種類紛繁復雜的現今社會🤶🏽,要想具有較高的音樂欣賞水平🎖,具有一個善於捕捉美妙音樂的“耳朵”🫷🏿🥳,就要註重對自身音樂欣賞能力加以培養和提高。
1.氛圍
這種情緒氛圍是審美活動的土壤和溫床,是特定審美的驅動素和染色體。
其實通過參與與審美情趣相關的活動是最好的氛圍之一,校園的審美氛圍也非常重要🧑🏼🔧,比如演出和廣播站宣傳(音樂)。其次就是教師的教學引導和不斷的請教和接觸比自己現有認知更高的人和老師🍮,不斷的提升自己的綜合知識才能有更好的感受美的能力。
2.信息差
現在的信息差,更多的是指大家的認知盲點和思維差異🩳。每一個人的接觸面和知識點都是有限的,想要提升自己只有不斷的“嘗鮮”🥦。努力的跳出自己現有的認知圈和接觸面,翻過那道無形的墻,只有打開那個未知的門,後面的世界會更精彩🚴。
3.判斷
沒有認知🧋👨🎨,也就無從形成判斷體系🎑🤽🏼♂️,自然無法分辨好壞美否。一個人音樂欣賞能力的高低,和樂理沒什麽關系🏌🏻♂️。它主要取決於兩個事情,第一是你音樂藝術品的聽覺樣本量積累有多少,第二是你能不能形成一個有效的聆聽方式。音樂藝術品欣賞其實是不斷重復”從感性到理性,再從理性到感性“,這樣一個情理交融,螺旋上升的過程。當然要卸下防備感受音樂,再沒有什麽事比“感受美好”更美妙了。
以上是我的讀了本章節的一些小小感受🌱,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學習一起進步,不足之處請多指教,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