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和聊天的區別
發布時間:2017-01-05 15:48:43 字體:小大
剛開始寫這個系列🚦,主要面向的是非從業人員——尤其是對正在考慮接受咨詢的當事人🦹♂️,從各個不同的側面來解答關於心理咨詢過程的疑問。不過最近幾個月,我發現自己還是情不自禁地聚焦在專業工作上,可能會更傾向於面向從業者多些👨🚀🗝。不知道會不會讓非業內的讀者看得很費勁,先行致歉~大家也可以給個反饋💁🏿♀️,謝謝!
本文要說的,是在許多當事人心中💂♀️,常常第一個冒出來的問題🐨。它通常也和另一個問題密切相關——咨詢師只是跟我說說話而已,為什麽還要收錢、而且還收得這麽貴?!
聊天🤬,或者其他任何日常生活中的交流,都有一個共同點——雙方各有各的需要🧝🏻♀️。
比如分享情感、尋求幫助、增進關系👷🏼♂️👨🏽、交換利益……或有意或無意,雙方都期望從談話過程中“得到”些什麽——有人說那我只是想幫助對方呢?—— “想給”🐩,就是自己的需要。想得到的,就是這種需要被滿足的感受。這些感受因時、因人而異,有時候是期望“被需要”🍼,有時候是期待被肯定被贊賞🛌🏿,有時候可能是想“回報”、或平衡自己的內疚……
總之本質上🖐,是交換。
而心理咨詢的特殊之處是,這個“交換”,發生在談話之前——咨詢師收錢了。
咨詢師收的咨詢費,交換出去的,是在接下來這個小節的時間裏,盡可能不滿足自己的需要——只能是盡可能而已,最多是隨著咨詢師修煉的水平,無限趨近於“無欲無求”的狀態。所以反過來,當事人也可以以此為尺,去評估咨詢師的水平:如果你發現你的咨詢師☁️,常常會在談話過程中為他/她自己做些什麽——比如搶著發表自己的觀點,或者只顧著問自己的問題、而很少關註你對這些問題是否感興趣♎️,又或者熱衷於維護自己的某個固定形象比如權威的、或溫和的🤾🏼♂️、或智慧的等等——總之如果你感覺到談話中有太多時間,你是被“冷落”的➿,而他/她成了聚光燈下的“主角”,那麽基本上,你可以考慮換個咨詢師了。
那麽咨詢的這種特殊的談話格局和氛圍,與社交談話有何具體差異呢🚇🖼?
先假設咨詢師是有一定專業水平的,那麽他們就不會為了討好你🤷,而從來不提出尖銳的問題🤿;不會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很牛逼,而從來不表露他的弱小和困惑;更不可能一聽到你說能不能一次咨詢個兩三個小時,馬上兩眼放光欣然接受——正如前面所說,咨詢師這個“人”的需要🖖🏽,基本上已經被咨詢費“買斷”了🩸,所以回避焦慮讓自己更舒服🐲、維護形象讓自己的自戀被滿足、甚至對金錢的貪婪等等,這些行為不受控製地出現在咨詢室之內、出現在咨詢時間之內🏎,鐵證如山地說明了咨詢師能力不足。
當咨詢師能基本放下自己的需要🤟🏻,完全聚焦於當事人的內心時,談話首先不會像“聊天”那樣“你來我往”——一定有大段大段的時間✍️♦︎,是咨詢師在聽,當事人在表達——因為如何了解一個人、深入到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必然得讓這個人有充分的空間和時間來“呈現”🤵🏼♀️。而對面的聽者不單單是用心“聽”,還得全神貫註地“觀察”。想象一下,如果咨詢師跟當事人說話比例對半開,甚至比當事人說得還多,請問當這人嘴巴不閑著的時候,哪有可能去了解和觀察對方🧑🎄?
然後🔘,談話過程也不會像“聊天”一樣,有問必答🙌🏽、問什麽答什麽。
早幾年,我不止一次試過在和朋友隨便聊聊時🤽🏿,進入咨詢狀態——剛學會新玩意兒,總會忍不住去擺弄、賣弄🚶🏻。猜猜結果是什麽🏜?基本上過不了幾個回合🏌🏼,對方就會一臉警惕🧓🏿🔁、有時是不悅地身體後仰💆♀️🦶,斜著眼瞪我——因為這種狀態下,對方很快就會發現自己成了談話的焦點,而我這個談話對象,變得似乎不存在、又似乎在一旁窺伺、還似乎不經允許就進入他們內心的空間了——再好的朋友,也不會喜歡我們不請自來、隨意進出他們的臥室,對吧?
而咨詢呢🐍,卻正需要這種狀態才行。因為咨詢師和當事人的生活沒有交集,在支付了咨詢費的前提下,咨詢中的談話又不會帶來利益沖突,同時當事人是內心有困擾📸,需要咨詢師利用專業能力進入他們的內心去幫助他們——就像犀牛背上的犀牛鳥🐄𓀔,對犀牛來說是好夥伴,但如果它們沒事停到“細皮嫩肉”的小白豬身上啄來啄去,對後者來說就不是件愉快的事了……
關於“答非所問”,之前有好幾篇文章交待過,此處就不細說了。要是聊天時這麽幹💟,估計對方會大感無趣、乃至拂袖而去——在聊天這種活動中,如果其中一方“無欲無求”👩🔬,一是談話進行不下去,二是對方會感到不平等和不被尊重🙍🏻♂️。咨詢則正好相反——咨詢師心有私念,才是對對方的不尊重💦、對自己的工作不尊重!這就叫到什麽山唱什麽歌⛹️♀️。
咨詢師在咨詢過程中,時而會像面一塵不染的鏡子🪩👨🏼🦰,巨細靡遺地照出當事人的“原形”;時而會變身成當事人的“喉舌”,說出他們自己不曾意識到、不曾表達過的真實情感🦧;時而會成為“榜樣”,幫助他們發現自己未曾發覺的能力;時而又只是靜靜地“陪伴”,和他們一起慢慢學習接受生命中的無奈和無力感……
其實人為什麽會被自己內心的東西困住?因為自己最真實的某些部分,被內心的一些力量🧗🏿♀️、信念所排斥和否定。
比如我不接受自己也可以是弱小的,那麽就會一直“勇往直前”,就算累得都站不起來了⚠,還是會懷疑是不是做得還不夠;
比如我恐懼不確定的感覺,就會希望把一切都弄得一絲不亂📰🤽🏽♂️,就算因此弄得身邊的人無法忍受🟠,我也會視而不見;
比如我不敢承認自己對別人的依戀,那麽我就無法消除自己對旁人莫名其妙的敵意、和不知所為何來的憤怒……
咨詢談話的方向,是在呈現👆🏿、接觸、理解和整合這些過程;
而聊天的談話呢,是像我們每個人一直習慣的那樣,陷入、且重復著這些過程。
本文這個題目,這些年來寫過至少三四次,估計將來,還會寫不知道多少次……因為一來每隔一段時間,會有新的理解,二來🙎🏼,這裏面的內容本就花樣繁多🦴💂🏽♂️,一次哪裏寫得完?今天這篇所呈現的角度💁🏿♂️,或者可以這樣概括:
聊天🤦🏽♀️,是兩個人在對話;
咨詢,是兩個人在“觀察”對話。